欢迎进入南京未来科技城小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文明校园>>校园动态>>阅览文章
说说我的培训收获系列

作者: 学校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18/12/12 22:18:45 | 865次浏览

说说我培训的收获系列(第一次活动)

未来科技城小学 陈旭飞

  今天在实小参加了2018小学英语新教师的第一次培训。培训开始先是听了由薛老师和李老师上的两节公开课,接着又听了由宫文胜老师为我们开展的有关核心素养的讲座。让我受益良多,然而最最印象深刻也是最能引起我反思共鸣的,是宫老师提到的如何拔高思维品质的教学。他提出应该在阅读中这一部分加一个辨读环节,为了让我们更加简单明了的理解概念和做法,他简单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讲六年级的有关梦想这一课中,尝试让学生在完成查找基本信息的任务后,思考为了实现这些梦想,他们需要为此做些什么?再比如,也是六年级的有关城市卫生这一课中,尝试让学生在找到城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后,思考这些方法是好是坏?思考你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一开始我并不是很能理解宫老师提出的所谓辩读环节,直到他给我们看了几个例子后,我仿佛能够有一点理解他的意思。

辨读环节的存在让学生能够基于课文,又能跳出局限展开自己的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品质的目的。我们一直强调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忽视这一点。就拿我自己的教学而言,我反思了我之前不论是考编准备中的教学设计或是至今教学过程中,真的很少有这样的辨读环节。而且我发现我在阅读中这一环节更多时候是锻炼了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有时候备课过程或是上课完反思的时候,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但又不知道到底少了什么。

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没能时刻将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一点放在我的每一节课中。即使偶尔有这样的灵光一闪,却也只是无意识的行为。仔细一深究,颇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希望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有意识得考虑到如何设计相关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现在的我在教学上还过于青涩,但有这么多优秀的前辈经常给予我们指导,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老师!

 

未来科技城小学 冯 涛

    培训内容以三部分组成:两节不同年级的模范课以及宫文胜校长的讲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分的讲座,宫校以实例为理论支撑的讲座很有效率,在他快节奏的带领下精神保持高度集中所以讲座内容脑海里记下了很多。讲座第一点就强调课程设计要关注学生思维品格的训练,尤其是高级思维。课堂设计要设计辨读环节,训练学生的思维力。

  在讲座进行的同时,我就在脑海里回忆我设计的教案里有没有这样的环节,回顾发现自己的课堂设计有的课是有这样的环节的,有的课是没有的。而有锻炼学生思维力环节的课大多都是师父那学来的、模仿来的,从此可以看出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储备并不够,在谈到核心素养时会大脑空白,心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教育理论的概念去指引自己备课。备课就只知道按照一般流程进行,完全没有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可以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能力。讲座   第二点强调的是课堂设计关注文化品格,情感升华会为课堂设计加分,但是情感的升华又不能空泛苍白,心灵鸡汤式的语言刺激只能让学生维持课堂一段时间的兴奋,课后或许转身就会抛之脑后。

所以要结合实际具体化,才能达到目的。另外一点深刻感受是,讲座字字有力,敲击着心里的警钟,希望这份刺激能让我的兴奋维持长一点的时间。在课堂上的口语基本素养、语言支撑是否足够、示范是否到位这些都是我存在的问题,在近阶段,练习口语基本功将成为首要任务。

                      说说我培训的收获系列(第二次活动)

未来科技城小学 沈志会

今天外出听了《10的分与合》一课,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凑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宗老师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宗老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宗老师创设了一个变魔法的游戏,在投影上放10颗糖果,请学生上来抓走几块,老师猜剩下几颗糖。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好奇中学习,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为学习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 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宗老师先让学生数每串智慧珠有几个,并同时板书“10的分与合”。接着让学生观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所以宗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归纳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说看到了10的这五种分法,还能想到什么?我根据学生说出的不同分法,板书10的另外五种分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方法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一层次宗老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在练习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习题,以智慧闯关游戏活动,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宗老师利用课件设计了五关闯关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唱儿歌谁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戏、芝麻开门、开火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反面达到双重升华。

 

说说我培训的收获系列(第三次活动) 

未来科技城小学 宗芬芬

认识图形这节课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分类、初步感知、小组合作、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概括总结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课的导入时,运用课件演示创设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巧妙地引导学生认识立体图形,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系统化。在新授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摸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课堂中通过不同的环节为学生提供大量观察、操作、探索、合作、交流、展示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知识、获得情感经验,同时把操作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在思考、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再创造。

    本节课教学比较好的方面是:

1、 在上课时我在课前的谈话中,设计了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比较恰当。因此,全班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积极,主动参与,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新授部分,我使用大耳朵图图和爸爸妈妈寻宝的游戏引入几个题目。一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通过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大量实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二是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数一数带领学生认识每种图形的特点,由扶到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了引入—抽象—给出图形名称三步,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使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不足之处:

    1)上课时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

2))生生间的交流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充分描述四种物体的形状特征。没有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


 

                说说我培训的收获系列(第四次活动)

                 未来科技城小学   焦静

2018年12月5日下午,我参加了江宁区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活动,有幸听了两位优秀语文教师的课,领略了她们的教学风采。作为新教师的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扬长避短。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教育方法上提倡因材施教,但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异常艰难。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不一样的、难以捉摸的地方,因此,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之处,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就变得很难。徐佩佩老师和屠敬贤老师面对的是两个新的班级,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完全不熟悉的状态,若想这样的一节课很好的进行下去,便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两位教师原本的设计思路并不是课堂上呈现的样子,由于学生的反应以及配合度与两位教师的设想有差距,因而两位教师在课上迅速地调整了教学方法。徐佩佩老师原本以朗读为重点,转变为多表扬和提醒小朋友,对于朗读的要求相对降低;而屠敬贤老师考虑到该班孩子积极性较低,所以不停地鼓励孩子去朗读,并且采用分角色朗读、个人朗读和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以此来激发孩子朗读的兴趣。渐渐地,这些孩子从刚开始的沉闷和不自信,慢慢变得活跃、兴奋起来,举手发言的小朋友也逐渐增多。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个孩子若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结果只能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因材施教,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才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所长,进而变得自信与阳光,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激发兴趣才能调动孩子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今天的两位语文老师向我们呈现了一些具体而实用的方法。一方面是歌曲及图片的巧妙运用。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字词的理解较为困难,此时需要化抽象为具体,插入图片、歌曲等形象的东西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例如徐佩佩老师在讲“五星红旗”的时候,呈现了五星红旗的图片;理解“徐徐”这个词语的时候,让孩子观察手中的国旗慢慢升到上方的过程。通过这些形式,能够让低年级孩子理解字词的意思,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情境、视频的运用。教学内容中,尤其是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和段落,讲起来若是抽象,便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帮助孩子理解。屠敬贤老师在让学生感受刘伯承形象的时候,不仅让孩子读了第四自然段,同时也播放了一个关于刘伯承手术过程的视频。孩子们专注地看着视频,听着视频中传来的声音,之后带着自己的发现再一次朗读课文,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与第一次朗读时候的差异。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加入相应的语气和情感来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刘伯承“军神”的形象。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孩子的兴趣,还间接地提高孩子的主动性,因而,使得作为一个指导者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当然,还有很多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与方法,但是这次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两位优秀的教师,看到她们是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关注细节,关注学生,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

保罗朗格朗曾提出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我们每一位新教师来说都要有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同时我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有不一样的收获,获得更好的成长。

 

                外出听课,校内共享系列(第五次活动)

            未来科技城小学   欧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但是还是由于对每一个孩子还不够熟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孩子们的差异性,只做到了一视同仁,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没有给学生准备充分的游戏来熟悉课堂。课堂语言不够充满童趣,在课堂上孩子们的纪律只能维持三十分钟,会有学生容易走神。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授课。

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来教导学生,进一步强调学生的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备课时尽量准备几个小游戏,在学生分神的时候用小游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昨天访问: 1957次  |  今天访问: 585次  |  本月访问: 4824次  |  上月访问: 62042次  |  访问总数: 1756130次  

版权所有:南京市未来科技城小学 电话:025-52830006 地址:南京市未来科技天禧路9号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